改變食品業界商業模式的 4 項設計原則
部落格在快速變化的食品產業中,你的商業模式今天依然適用嗎?或者你想要換個口味?對於傳統食品業界的商業模式,雄心壯志的變革者,已經提出質疑。
在快速變化的食品產業中,你的商業模式今天依然適用嗎?或者你想要換個口味?對於傳統食品業界的商業模式,雄心壯志的變革者,已經提出質疑。
正如我們在先前的文章中談過的,永續、數位化、健康和便利,是全球食品產業轉型的關鍵推手。過去一年,我們持續與食品創新夥伴合作,研究了大約一百種具突破性的商業模式,發掘出幾項共同點。準備好了嗎?掌握這4項設計原則,就等於備妥所有關鍵要素,讓我們可以用更快的速度,打造出(符合未來需求的)食品商業模式。
成功的食品企業,會確保產品在正確的時間、正確的地點,以正確的價格,被客戶開心買下。聽起來很合理,對嗎?這裡要注意的是,把產品陳列在櫃位或菜單上,不等於客戶就會自動掏錢購買。客戶要先認識你和你的產品,還要透過他們喜歡的通路來購買。整體而言,食品價值鏈依然漫長而複雜,在產品真正被客戶看見之前,要克服的障礙還有很多。
多多買菜是中國最大的農業平台——拼多多——旗下的成功企業。農民的銷售對象是鄰近產地的消費者,他們把剛採下來的新鮮水果就近販賣,省下大筆運送成本和時間。在歐洲,我們也發現,注重健康的便當供應商會跳過仲介商,直接從農民那裡取得食材。
所以問題在於,怎樣設計生意,才能確保客戶隨時隨地輕鬆買到產品?
我們在聯合國的朋友預測,到了2050年,世界人口將會增加到100億,代表屆時會出現100億張嗷嗷待哺的嘴。因此,確保數量充足、源源不絕的食物供給,是關鍵的設計原則。就這一點,你的企業會作出哪些貢獻?你會怎樣更聰明地調整自己的公司,同時挑戰你在食品價值鏈中的合作夥伴,要他們更上層樓?你能做什麼來減少資源的使用?或者,你會怎樣運用機器人、生物技術和人工智慧,來優化生產?
想在任何地方種菜都行,即使城市和惡劣環境也不例外。由金伯爾‧馬斯克(Kimbal Musk,是的,那位名人的弟弟)所創立的Square Roots,致力於為生活在都市裡的居民全年提供食物。該公司把海運貨櫃改造成室內農場,目前技術的進展是,這些貨櫃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用。
在構思下一個創新時,我們對你提出的挑戰是,盡可能在思考上放大格局,設計隨處可用的產品。
這一點聽起來很簡單,但市面上仍然充斥標示不實的蔬菜包裝。好消息是,消費者對生態足跡的意識越來越強,他們要求企業清楚標示食品的來源,註明對環境的影響。
你對自己的產品越誠實、越開放,人們越可能會向你購買。我們明白,確保整體供應鏈的永續性,是相當大的挑戰。以符合自然的方式種植農作物是一回事,把農產品運送到地球的另一端,又是另一項挑戰。想克服這項挑戰,必須要靠價值鏈的全體成員齊心協力,共同創新。
2020年,Yara和IBM開始合作,打造了「雲無關」(cloud-agnostic)數位農業平台,目標是為全球的農民提供數位服務和農業建議,提高農作生產效率,增加現有農地產量,期待終有一天,砍伐森林的行為不再出現。
Yara的使命是創造沒有飢餓的永續世界,我們完全認同這項理念,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認為,沒有先考慮社會和環境的外在因素,就直接啟動或開展食品事業,不再是可行作法的原因。
食品產業中的許多挑戰,可以用最新穎偉大的科技來重新設計,獲得解決,可是歸根究底,最根本的問題是,人們必須買得起。中低收入家庭在食品上的平均支出正在下降,而生產者和經銷商的成本正在上升,怎樣才能確保物美價廉?
我們來參考Aerobotics這家南非公司的作法,他們開發了內建數據分析的農業管理系統,可以根據季節變化,來優化和保護農作物產量,使價格不再隨收成而劇烈波動。有別於以往勞動密集的作法,Aerobotics用無人機來收集數據,包括測量農地面積、抑制病蟲害和管理用水量,讓農民有更多時間管理農場。長遠來看,這些作法會讓農產品的價格更實惠。你的食品商業模式會採取哪些行動,來確保實惠性?
最後一個例子,是賴比瑞亞公司Tailored Food的 Kawadah 農場專案,這家公司的食品商業模式,成功地應用了上述四項設計原則,希望會對你有所啟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