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化轉型從何而來?
上述所提到的循環不斷持續,工業經濟的發展也已進入成熟階段。問題是,若供應鏈又長又複雜,且當中涉及多方人員,每個參與其中的人勢必都會想分一杯羹。這其實沒什麼問題,只是到了最後,獲利會一再稀釋,變得極度薄弱。
不僅如此,在這樣的模式當中,生產者及顧客之間的關係可說是完全不存在,且供應鏈中所有的關係都是建立在交易之上,如果要讓每位參與者都有所收穫並取得成功,所有相關人員都必須更加投入,才能按時生產、運輸及銷售。
若要克服這樣的瓶頸,就必須放眼更加豐富多元的互動,並從中尋找價值,也就是說,必須以對雙方有利的方式,將需求方與供應方串連起來。
平台化轉型案例:阿里巴巴(Alibaba)
阿里巴巴由中國企業家馬雲於 1999 年創立,一開始阿里巴巴只建立個簡單的網站,但卻有個偉大的願景——將國際買家與中國製造商串連起來。其企業宗旨是打造屬於未來的商業基礎架構。在過去的 21 年裡,阿里巴巴也透過簡化業務運作來實現這個目標,並且讓參與交易的雙方都感到十分滿意。
阿里巴巴擅長的不僅僅只是 B2B 銷售,馬雲和他的團隊不只開發了一流的平台,也打造了一個生生不息的生態系,並讓所有參與者都能因此受惠,而這個生態系也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服務,包括支付解決方案(支付寶)及線上零售(天貓)。
而這些都還只是阿里巴巴 102 年計劃的開端而已…
全新思維
阿里巴巴並不是唯一間打造豐富互動平台的企業,以下為您舉例其它企業,在我們的新書當中,也會深入介紹這些企業的故事:
LinkedIn:致力於滿足員工及雇主對拓展人脈的需求。
Kickstarter:將個人、企業與投資者串連起來,以協助想法落地。
Apple:建立龐大的服務生態系,將消費者、開發商、軟體公司及企業串連起來。
平台化轉型之核心在於,所有參與者皆被視為客戶,並由平台所有者為他們提供服務。因此,所有參與者皆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,並受到同等重視。
客戶永遠是對的。當所有人都是客戶時,每個人皆會感到備受重視,也才能讓每個人都有所獲益。
很有趣吧!千萬別錯過這系列的下一篇文章,接下來我們將為您介紹驅動 Beyond Meat、SpaceX 及 Alphabet(Google)等企業的策略 —— 指數化轉型(Exponential Shift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