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醫療保健體系最關心的不是你的健康
部落格醫療保健產業正面臨重大挑戰,人力短缺,候診時間漫長,成本高漲。對於居住在某些西方國家、預算有限的人來說,優質醫護可望而不可及。現有的醫療保健商業模式中,費用其實是支付給照護,而非人們的健康。改造系統的時機,就是現在。
醫療保健產業正面臨重大挑戰,人力短缺,候診時間漫長,成本高漲。對於居住在某些西方國家、預算有限的人來說,優質醫護可望而不可及。現有的醫療保健商業模式中,費用其實是支付給照護,而非人們的健康。改造系統的時機,就是現在。
這種現象在西方國家隨處可見,過去25年,歐美各國的醫療保健支出持續增加。以英國為例,1997年,英國的醫療保健支出是650億英鎊,2020年,這個數字接近2700億英鎊,上升到國內生產毛額的10%以上。其他西方國家的醫療保健支出也不遑多讓,如果繼續墨守成規、不肯改變,此數字將會繼續上升。荷蘭一個重要的政府諮詢委員會指出,到了2060年,有四分之一的荷蘭政府支出會花在醫療保健上,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。
然而,這種現象不只與高漲的成本有關,儘管此趨勢的確令人憂心,但更多線索指出,系統已經徹底崩潰。醫療保健體系的核心是醫護人員,但人手根本就不夠。在愈來愈多國家,醫護從業人員和醫療保健機構的短缺問題日益嚴重。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承受很大的壓力,只能勉強把工作做完。由於對優質醫護的需求持續上升,漫長的等待時間已經成為常態。多年以來,人們知道這些問題存在,但直到全球疫情大爆發,人們才了解醫療保健體系到底有多脆弱。聯合國在2022年初的報告中指出,九成以上的國家在基本保健服務上,仍然因為人力短缺而無法順暢運作。
疫情提醒了人們,醫療保健體系有必要進行結構性的轉型。這一點不只醫生和護士心中雪亮,醫院管理層和保險公司心照不宣,政府也了然於心,但似乎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改變現狀,特別因為相關機構已經陷入有礙創新的系統之中。追溯過去,在遠古中國,人們付錢給醫生是為了維持健康,你生病了嗎?醫生會免費為你治療,直到病情康復為止。相對地,今天的醫療保健體系是付費給療程,而非健康。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更全面的醫療保健作法,一種以治療、康復和預防為目標的作法,好讓我們擺脫既有束縛。換句話說,人們的生活方式,也該列入考慮。
在我們達成目標、做出改變之前,想為疾病預防爭取資金,仍然困難重重。然而,在商業界許多創新人士的大力推動下,愈來愈多優秀的作法,的確逐一浮現。
法國公司HIP’GUARD研發的安全氣囊,可以在老年人跌倒時保護臀部,跌倒是導致住院的根本原因。
在加州研發產品、在荷蘭成立公司的DEARhealth,是一家用人工智慧為慢性病患者規劃照護方案的平台,創始人將此平台稱為「醫療保健領域的谷歌地圖」,成果令人驚豔。醫生看診的步驟變少了,患者的生活品質也改善了。
Luscii這個遠距患者監控平台也有類似功能,透過這個應用程式,人們可以在家中自行進行檢查,讓醫生和護士有餘裕專注在患者本身。患者會收到自我保健資料,也能在有需要時與專家對談。該平台希望透過這種方式,能夠緩減醫護人員短缺的問題。
只有醫療保健產業中的成員能夠積極合作、共同努力,也就是所謂的「共同創造」時,此類創新才會開花結果。同時,我們必須帶著批判的眼光檢視既有規定。醫療保健領域充滿繁文縟節,原因其來有自,因為公共安全必須放在優先。但是,不願意放手或有彈性地調整規定,就無法改變系統。疫情凸顯出這是做得到的,透過加速審核流程、加快共享訊息,疫苗開發的速度改寫了歷史,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。共同創新是當務之急,有助於減輕全球健康風險,降低研發成本。
全球醫療保健體系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,好消息是,系統崩壞的地方,藏有源源不絕的創新機會,可以讓個人、社會和地球脫胎換骨、創造價值的機會。在BMI,我們持續與眾多企業密切合作,旨在翻轉醫療保健產業。我們以改造系統為目標,用全新方法來創造、傳遞和獲得價值。我們共同的目標,是讓大家都擁有價格更合理、品質更優越的醫療保健體系。因為每個人都值得在有需要的時候,得到最好的照護和治療。當然,在個人層面,我們都要更加努力,盡可能延長健康餘命。你怎麼看?對於為健康(而非照護)付費的醫療保健體系,你的想法是什麼?
內容諮詢來源